週末到來,金價設法重新站上關鍵的心理關口——3300美元/盎司。但儘管作為地緣風險和經濟避險資產,黃金仍獲得一定支撐,分析師們仍提醒投資者,隨著市場關注轉向其他大宗商品,金價上行空間可能有限。
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意外宣佈新一輪貿易政策後,黃金本周收盤整體維持漲勢,再度回到3300美元/盎司上方。現貨金本周累計漲約0.5%。
儘管初期市場對特朗普自定的7月9日對期限存有疑慮,但投資者總體反應平穩,風險偏好重新升溫幫助標普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,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黃金的避險吸引力。
7月的大限已被推遲至8月1日,但全球貿易衝突遠未結束。在特朗普宣佈對進口銅採取新的貿易政策後後,黃金在初期承壓後重新獲得支撐。
就在週二,COMEX銅期貨單日暴漲約13%,創下歷史最大單日漲幅,因企業趕在8月1日之前加緊建立銅庫存,美國倉庫湧入了前所未有的銅供應量。
目前,紐約銅期貨價格相較倫敦金屬交易所已出現歷史性溢價。兩地價格套利差帶來了流動性緊張,進一步推高銅價。
然而,分析師指出,銅價大漲也會加劇通脹壓力,進一步放大經濟不確定性,並重新點燃對經濟衰退和滯漲的擔憂。在這種環境下,黃金仍有望繼續獲得支撐。
abrdn公司ETF策略主管羅伯特·明特(Robert Minter)表示:“黃金有點像金融危機時的‘大到不能倒’銀行——它是貨幣體系的基石,‘無法對其徵稅’。而銅顯然不是,白銀也不是。完全有可能白銀會成為總統下一個盯上的‘關鍵礦產’。當然,週期性順風也在增強,銅和白銀等工業金屬因此正受到更多關注。”
不過,分析師也提醒,儘管黃金市場已經築牢了底部,但銅和白銀的動能飆升,短期內或對金價形成掣肘。
Topdown Charts研究主管卡勒姆·托馬斯(Callum Thomas)表示:“一些支撐金價需求的關鍵風險因數正逐步消退——例如,經濟增長下行擔憂被上行預期抵消,關稅風險變得‘無聊’,地緣政治趨向平穩。但核心觀點是:在其他大宗商品被‘落下’之後,現在到了它們接過黃金‘接力棒’的時候了。”
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菲利普·斯崔布爾(Philip Streible)也認為,大宗商品資金輪動將成為限制黃金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他透露,自己在兩周前金價跌到3244美元/盎司時買入了部分多頭倉位,並已在週五的反彈中部分止盈。
除銅外,黃金還面臨來自白銀的持續競爭。白銀價格已穩固突破38美元/盎司關口,最新現貨銀報38.38美元/盎司,日內漲幅3.88%,本周累漲約4%。
分析師指出,白銀正在補漲趕上黃金和鉑金,已成為貴金屬市場中性價比較高的“價值窪地”。
除商品內部競爭加劇外,越來越多的分析師對黃金轉為中性立場,因預期經濟數據將支撐美聯儲維持中性貨幣政策。下周市場的關鍵觀察點將是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。美聯儲已明確表示,在通脹風險依舊較高的情況下,不急於加息。
FP Markets的Aaron Hill在致Kitco News的一份報告中稱:“唯一能阻止特朗普向美聯儲主席施壓的,就是CPI數據。如果數據意外強勁,意味著美元指數不會走弱,金價大概率將維持橫盤整理。”
盛寶銀行(Saxo Bank)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也表示,目前金價缺乏短期催化劑推動其重回4月創下的3500美元/盎司歷史高點。他指出:“隨著關稅影響逐步明朗,經濟數據恐難跟上預期。機構帳戶仍在賣出個人投資者在買入的黃金股票,這種情況最終會停止——屆時可能引發對黃金有利的回調。此外,隨著通脹擔憂升溫,以及特朗普對降息的呼聲愈發高漲,投資者沒有理由拋售黃金。問題在於,這些因素是否足以推動金價突破,我認為最終會,但目前來看,中期支撐與短期拋壓仍在博弈,特別是在交易員暑期減倉前。”
下周值得關注的美國經濟數據:
週二:美國CPI、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
週三:美國PPI
週四:美國零售銷售、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、每週初請失業金人數
週五:美國新屋開工、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(初值)